中新网南昌11月27日电 (朱莹)27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江西省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条例》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要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金边银角”配置全民健身设施,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土地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图为27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江西省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朱莹 摄
《条例》共六章四十八条,主要有总则、全民健身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服务与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健身去哪儿”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问题,《条例》扩大“增量”,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金边银角”配置全民健身设施。要求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者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鼓励以租赁方式向社会力量提供土地建设全民健身设施。
同时,做优“存量”,提升体育场地开放服务水平。《条例》规定在现有的场地设施中,公共体育场馆必须按要求开放,全年不少于三百三十天且每周不少于五十六小时。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江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平介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2022年江西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38.5%,体育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江西举办了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南昌国际龙舟赛、全国广场舞大赛等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赛事,目前,江西省年均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三千余场,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这也对赛事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更高了要求。《条例》就开展赛事活动方面作了规定。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吕少军介绍,《条例》将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定为该省全民健身周,规定在全民健身周应当集中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举办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
“作为我省目前唯一的体育领域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填补了我省体育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空白,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健康江西建设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李小平说,《条例》的颁布实施,必将为推动江西省全民健身工作迈上新台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加快建设健康江西发挥重要作用。(完)
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方决定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
这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举措,表明中国促进中外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的决心。事实证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以及采取保护主义做法对所有各方都是不利的。在当前充满挑战和考验的时期,这种做法徒劳无益,只能增加困难,无助于解决分歧。相反,进行对话、加强合作,共克时艰是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和进一步升级的途径。就世界和平和全球经济发展而言,中欧加强接触与合作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支持欧盟战略自主,支持欧洲发展壮大,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双方是伙伴不是对手,合作远大于分歧。双方完全可以通过沟通对话增进互信,通过友好协商妥处分歧。
中国与欧盟国家存在分歧是正常的。但是,这些分歧决不能妨碍双方的合作,决不能成为发展双方人民友谊的障碍。只要中欧携手,阵营对抗就不会出现,世界分裂就不会发生,“新冷战”就打不起来。
当前中法关系的发展为中欧共同致力于建立互信、推进合作树立了榜样。如果整个欧盟都能借鉴法国的做法,将有助于促进加强中欧关系。在变乱交织的时代,这将是世界的福音。
本文译自《中国日报》11月27日社论
原文标题:Sino-French ties set good example for EU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陈海峰】